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和科技工作的重要論述,深化推進青少年科學教育,促進中小學科學教育教學與科普活動的廣泛開展,經教育部批準,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舉辦2022-2025學年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賽。近日,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舉辦的關于第四屆(2023-2024學年)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賽(以下簡稱青科賽)第一批賽項正式公布。
一、大賽宗旨
以“科技強國?未來有我”為主題,以堅持立德樹人,培養具有家國情懷、崇尚科學的新時代好少年為目標,彰顯公益普惠風尚,助力全面實施素質教育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。
二、組織機構批準單位
教育部指導單位: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、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
主辦單位: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(省級區域賽聯合主辦單位、承辦單位,技術支持單位、公益支持單位陸續公布)大賽設立組委會、監委會,組委會下設專家委員會、組委會辦公室。
三、參賽學段
小學、初中、高中、中專、職高
四、競賽形式
舉辦省級區域賽和全國總決賽
五、主體活動
1、第四屆(2023-2024學年)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賽省級區域賽
2、第四屆(2023-2024學年)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賽全國總決賽
六、獎項設置
1、省級區域賽等級獎
2、全國總決賽等級獎(含金、銀、銅獎)
3、指導教師獎
七、賽事官網
http://qgqks.cngef.org.cn/index/index.html
智慧環保-助力綠色地球-賽項介紹
經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賽專家委員會評審,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審議,由上海太敬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技術支持單位的“AiRobot智慧環保,助力綠色地球”主題挑戰賽,成為第四屆(2023-2024學年)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賽賽項之一。
賽項以“AiRobot 智慧環保-助力綠色地球”為主題,讓越來越多青少年樹立垃圾分類,人人參與的意識。參賽隊伍以機器人為載體,綜合用運計算機視覺、編程知識、電子技術、人工智能、機構設計等相關知識,旨在促進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,激發學生從事科學研究與探索的興趣和潛能,倡導理論聯系實際、求真務實的學風和團隊協作的人文精神。同時通過大賽活動,鼓勵和引導青少年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,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、公共意識和公民意識,自覺成為生活垃圾分類的參與者、踐行者、推動者。
一、賽程安排:
比賽分為省賽和總決賽,在省賽中獲獎的學生可以晉級總決賽繼續參加全國比賽。
省賽:2024年5月
全國總決賽:2024年7月
二、參賽對象:
參賽者需為小學、初中、高中(含中職、職高)全日制在讀學生。
團隊成員需在同一學校或教育機構內。
三、參賽單位:
本次大賽可以學校(機構)或個人名義報名。
以學校(機構)名義報名參加的,學校(機構)為其監護人。
以個人名義報名參加的,家長為其監護人。
四、分組辦法:
賽項以團體方式進行,每支隊伍的人數限制為1-3人。
評選以年級組別為單位,分為:小學組、初中組、高中組
五、比賽流程
小學組比賽任務分為5項,依次為啟動、任務打卡、停車、手自動模式切換、垃圾分類。
初中組比賽任務分為4項,依次為啟動、任務打卡、停車、垃圾分類(手/自動可選)。
高中組比賽任務分為5項,依次為啟動、任務打卡、停車、垃圾分類、垃圾分揀(手自動模式切換、垃圾搬運、垃圾識別、垃圾處理)。
六、評分及排名
評分規則:
總成績為100分,比賽時間為10分鐘,時間一到,立刻終止比賽。
排名規則:
第一優先級:總得分較高者排名靠前
第二優先級:比賽用時較短者排名靠前
第三優先級:自動模式得分較高者排名靠前(附加)
第四優先級:手動模式時間較短者排名靠前(附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