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日報9月25日電(記者 張之豪)9月22日,習近平主席出席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期間發表重要講話,宣布中國將設立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,為落實《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》提供新助力。
今年是《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》通過5周年,在各國共同努力下,2030年議程全球落實取得重要進展,但也面臨重重困難。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,更加劇了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(SDGs)的挑戰。
科技創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手段。中國正在實施創新驅動戰略,聯合國提出技術促進機制,兩者高度吻合,均是利用科學、技術和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。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面,大數據在支撐可持續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。中國設立“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”是服務《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》的一項重要舉措。
“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”是全球首個以大數據服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機構。中心的目標是建成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公共科技平臺和研究機構,是可持續發展科學研究中心、數據信息服務與技術創新中心、人才培養與培訓能力建設中心、全球可持續發展高端智庫,服務聯合國相關機構和會員國落實2030年議程。
中心將依托中國科學院建設。目前,中國科學院已集成優勢研究力量和資源,系統深入地開展了科技支撐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工作。2018年啟動的中國科學院 “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”專項,組織了來自全國129個單位的1200余名專家,充分利用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、空間技術、網絡通信技術等開展全球和區域多尺度可持續發展研究。中國科學院已實現了國家相關優勢資源的整合,具備了中心啟動和建設的條件。
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,“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”的設立是我國助力落實《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》的具體行動??茖W技術在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上的重要作用已成為國際共識。作為全球科技界的一員,中國科學院正在組織研究力量積極行動,加強科學–政策–社會的銜接互動,提供解決方案和科學支撐,助力推動《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》的全球落實,與國際科技界共同應對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新挑戰。
聯合國技術促進機制10人組成員、“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”專項負責人郭華東院士指出,專項正在建設地球大數據云服務平臺與數字地球科學平臺,將發射服務可持續發展目標監測的地球科學衛星,發布了《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(2019)》,相關成果入列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技術促進機制在線平臺?!翱沙掷m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”的設立將為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。
來源:中國日報網